每周一星 | 林敏洁:大学里的“和平使者”
年少时的她,历尽千辛,
负箧东瀛,虔诚追求学术真谛;
三尺讲台,传道授业,
她是莘莘学子心中的“女神教授”;
二十余载,心怀赤诚,
投身教育,心系中日和平友好事业;
她就是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林敏洁教授。
林敏洁祖籍台湾,生于内蒙,成长在南京。在兵荒马乱的年代,其外祖父在战争中以身殉国、是一名爱国英雄,母亲虽幸免于难,却成了孤儿,饱受战争之苦。她就生长在这样一个饱受战争苦难、见证历史波澜、也历经艰辛坎坷的家庭。打小就是“搞运动”好苗子的她,7岁开始加入专业游泳运动员队,体育竞技铸就了她的坚韧和勇敢。回忆起7岁时即被羽毛球、体操和游泳三支队伍同时选中的经历,林敏洁说道:“当时感觉羽毛球可以作为兴趣,我个子太高不太合适体操,游泳这个技能学会了还能救人。”彼时虽为稚童,已初显胸怀与抱负。
林敏洁与家人
运动员集训辛苦而枯燥,每天成百上千的仰卧起坐、俯卧撑,上万米的游泳练习,如有怠惰就会受罚,甚至会有被遣返原校的可能性,但林敏洁全都坚持了下来。自小学四年级至高二几乎每年都获得省、市级比赛的五项冠军。然而,这个运动的好苗子却放弃了游泳,选择去日本开启了漫漫求学路。林敏洁说:“我的家庭教育一直主张文武兼修,不能因为搞体育就落下文化课,如果成为职业运动员,那我的确就没时间继续文化课学习了。我的母亲也一直希望我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她人生坎坷,历经九死一生,但始终心怀希望,支持我赴日本留学并鼓励我投入中日和平友好交流事业,避免战争悲剧重演。”
刚入大学的林敏洁
1987年,年少的林敏洁漂洋过海到了日本,自此开始了长达24年的在日推动中日友好与世界和平事业的历程。在经过一年三个月的日语学习之后,她以最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日本最好的师范大学——东京学艺大学,至此走上相继攻读体育医学、教育学、社会学、社会语言学、文学的学习之路。
1993年,林敏洁以优异的成绩被选为学生总代表,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研究生,并以最高评分获得了日本文部省公费奖学金。硕士毕业后,她顺利地考入日本顶尖私立名校庆应义塾大学公费攻读博士。坚定着信仰、坚定着爱,在最开始的艰难忧患中,林敏洁没被打败,反而越走越远。
林敏洁在日本
在学有所成之后,林敏洁先后在庆应义塾大学、早稻田大学、国学院大学等8所日本大学里担任教师,日程从周一一直排到周六,几乎天天有课,是当时任课最多的教师之一。她不仅教学生汉语,还教授中国历史和社会文化、比较文学、媒体学、沟通能力、修辞学等。
1998年起,林敏洁每年寒暑假都会组织10到40名日本学生交流团来中国学习交流研修,尽全力创造日本学生和中国留学生交流的机会。她渊博的学识、超凡脱俗的气质、优雅灵动的个人魅力,让她备受学生喜爱,拥有超高人气。相应的,作为华夏文明的优秀传播者,她培养出了上万名对中国有着友好感情且热爱中国文化的日本学生,并吸引着他们的无数后辈接触并领略中华文化、直面中日交流。
2011年3月,林敏洁作为首批江苏特聘教授(当年唯一一位文科教授)回到了南京。以学科带头人的身份投入到南师大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及博士点的创建工作中。她总会笑着说:“我热爱教书,最喜欢和学生们待在一块,他们的眼睛里有光,我要让这份光彩照得更明亮,学生们对知识的热忱与渴望给我了坚定前行的动力。”
林敏洁的教学不仅停留在书本中,而是如一位亲切的长辈,以自己的人生经历循循善诱、以渊博的知识在课堂内外向同学们娓娓道来。她的课堂总是包罗万象,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文学信手拈来。从教多年来,林敏洁切身实地为学生们谋划,开阔他们的国际视野与胸襟,鼓励他们突破舒适区。她常常教导学生要有“向上之气”,像青年时期的自己一样,要学会吃苦拼搏,更要学会苦中作乐。凡是上过她课的研究生都难忘每周一次的“超长”讨论课,往往都是开放性的学术讨论,启发式的互动引导,充分体验“圆桌争论”,话题大到世界形势,小到一字一词琢磨,浅至平日常理,深至生死哲理。
林敏洁与同学们
林敏洁是课堂“严师”,同时亦为课外“慈母”,待生若子的她关注学生的学业也关心他们的生活,兼任着“知心朋友”的角色,总是尽心尽力帮忙解决学生的各种难题。为了修改学生论文,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已是司空见惯;为了助学生更好地发展,因材施教、推荐联系,寻求扩展学生的留学工作路途,她都义不容辞。
林敏洁的科研成果丰硕,获得了国际级、国家级、部级项目计十余项,同时帮助其他教师斩获数项国家社科项目,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认真负责专家”的表彰。这些学术成果无一不是她严谨踏实学术态度和进取奉献宝贵品德的结晶。她的专著被外国出版社选中并获得了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国家图书对外推广基金资助。同时,她还与日中韩著名的权威学者进行文学史的国际共同研究项目。她曾完成国家重大项目“鲁迅与20世纪中国研究”子课题等数项。
此外,林敏洁六年来还在《文学评论》《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当代作家评论》《扬子江评论》《文学研究》及日本的《东方学》等权威核心刊物及海外刊物上发表了《冰心日本任教事迹考》《林芙美子与周氏兄弟》《作为翻译家的鲁迅与日文研究》《莫言文学在日本与传播——兼论其与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关系》《日本对鲁迅作品戏剧形式的接受及传播》《村上春树文学与历史认知》《仓石武四郎与谢冰心》等20余篇学术论文。
数十年的旅日生活让林敏洁明白:“交流多则相互理解,文明昌盛;交流少则相互猜疑,敌意萌生。”在她的牵线搭桥下,南师大与东京学艺大学及东京大学等多所大学开展深度交流合作。她每年至少负责数十名海外派遣及大量的各种国内外接待工作,并主持各类国际会议及讲座,为学校师生增添了许多海外进修、共同研讨、学术讲座、学生交流的机会。
建立“东亚教师教育大学国际联盟”是林敏洁多年来孜孜不倦的追求。从2008年2月开始,作为东京学艺大学特聘教授,她就全身心投入到这个组织的筹备工作中去。在东京学艺大学学校领导的全力支持下,在东亚地区相关师范类大学的协作下,2009年12月18日,“东亚教师教育大学国际联盟”成立大会在东京顺利召开,她多年夙愿终于得以实现。林老师说:“成立‘东亚教师教育大学联盟’的宗旨就是教育交流,通过联盟组织的各项活动,促进东亚地区师范类大学和院系之间的交流协作;通过联盟不断壮大,进一步推动东亚地区师范类大学之间的更多友好交往,使亚洲的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更上一层楼。”
林敏洁还积极参与国际性活动项目及各种交流研讨会,不遗余力为推广中国文化、中国艺术等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林敏洁等中外友好人士的组织下,中日两国共计开展了数百场的文化艺术公演,其中仅林敏洁担任主持的公演及国际学术会议就有200场以上。最近她还主持完成“当代中日大学生价值观比较研究”,出版了《中日大学生价值观比较研究》系列丛书两册,多角度宽视野高维度地解读中日两国当下年轻一代的价值观体系、对今后两国之间的交流与和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林敏洁参加学艺大学60周年活动
怀着中日和平友好的愿望,林敏洁在深入日本社会后发现,尽管不少民间人士真实了解中日战争历史且一生为宣传和平而努力,可是呼吁和平反战的文章、民谣、诗歌等随年代的推移逐渐淡出普通民众的视野和认知。在着手研究推进中国文学萧红、鲁迅等相关学术的同时,林敏洁开始有意识地帮助日本民间重拾和平反战记忆。她通过对静冈县鲁迅恩师松本龟次郎故乡的民间考察,收集师徒间的交往史实,并与当地居民交流讲诉中日那段战时友好交往的历史,协助当地的中日友好人士举办各种活动,主持各种重要国际学术会议,收集和平反战相关文学、诗歌等资料,慰问战争遗留家属并得到认可与接纳。林敏洁的这份执着与努力也获得了中日和平反战人士的高度评价与关注。2017年,林老师获批国家重大项目“日本民间反战记忆跨领域研究”,从此又开始了她的崭新征程。
“如果说以前我曾经为祖国、为社会、为学术、为中日文化交流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那完全是应该的、份内的。”作为旅日二十多年,致力于中日两国友好交流的学者,祖国的深沉羁绊才是她心灵深处的归属。对祖国的深情让她内心获取精神的自由与愉悦,自觉地发挥自身所长服务祖国。自回国以来,除了做好教书育人之外,她还先后担任了江苏省政协委员、台盟成员、江苏省省台联副会长、南京市台联会长,热情投入参政议政工作,至今已有20多件提案立项,每件都聚焦亟需解决的民生问题,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在2017年2月召开的政协会议江苏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中,林敏洁一人就提交了6份提案,其中《关于共建诚信社会的建议》的提案,被省政协评为年度优秀提案。
对于许多同学而言,林敏洁是一位女神。在她身上,有学者的严谨和追求,有新时代女性的坚韧和智慧,又不失传统中国女性的温柔与婉约。年少游泳苦训,赴日求学、投身于教育、心系中日友好交流,她历尽千帆,仍保有一颗明亮赤诚的心。林敏洁一路怀抱赤诚之心,如午后阳光般温暖着身边人。
往期回顾
“每周一星”系列之八
供稿单位:外国语学院
文 | 张雨涵、杨慧颖、杨宏帅、张小敏、郭亮
编辑 | 金星
审核 | 郭亮 大华 陈权 潘文娇
原文见阳光网